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 (14)

大桥供销社也是刚刚成立不久,条件简陋。一个拐把子房子,里屋是宿舍兼仓库,外屋是用黄泥砌了个土墩子,上面铺上木板就是柜台了。我母亲还清楚的记得柜台上摆着四匹布,一匹白布,一匹藏蓝布,一匹红布,一匹黑布。再就是卖火柴、蜡烛、白酒和一些针头线脑之类的小商品。那时农民手里没钱,可以拿鸡蛋鸭蛋来换火柴、蜡烛。

供销社共四个人,就我母亲一个女孩子,晚上三个男的睡里屋一铺炕,没有母亲住的地,村支书就安排母亲住到一户姓卢的中农家里。母亲说这家人非常好,老两口子有四个孩子,俩男俩女,大女儿结婚后不知道啥原因被休回了家,在邻村的小学当老师,大儿子已经结婚住一间屋,老两口跟俩小的住一间,大女儿住堂屋间壁的一间,母亲就和这个大女儿住一起。

那时在农村工作没有星期礼拜,没有休息日,而且每天都是天一亮就上班,天黑后一直到没人来了才下班。真正的是每周七天,每天12小时地工作,连三顿饭也都是在供销社里吃。因为那时郊区时常有野狼出没,房东卢大爷每天都拎个火绳子去接母亲下班,刮风下雨从不耽误,母亲在大桥供销社的半年,卢大爷每晚都去接她。卢大娘也心眼很好,每天都烧好热水,等母亲回来洗漱。要知道,母亲那时都是白住,不给房钱的,可见当年的人是多么善良厚道。

母亲与卢家大女儿也处的很好,两个小孩子也喜欢母亲,每天都等母亲回来说几句话才睡觉。供销社每天都会发一根蜡烛给母亲,母亲每天回去都把这根蜡烛当礼物送给孩子。母亲调回市郊总社后曾回去看望卢家一家人,带了一盒稻香村点心给老两口,几斤炉果给孩子。老两口见到母亲别提多好兴了,母亲回城时,老两口一直送到虎石台火车站。从大桥到虎石台车站有八里路啊。

沈阳的市郊合作总社最初是设在大东门的一家商铺楼里。这个商号叫宏盛发,是专门经营搪瓷和陶瓷用品的商号。沈阳解放前,商号老板跑关里去了,房子就被共产党给收了。这是个三层楼的砖石房子。一楼办公,二楼是王柏秋办公室和其家属宿舍,男职工的宿舍也在二楼,女职工宿舍在三楼。那时供销总社招了不少女职工,母亲一辈子的好友何姨就是那时来的。同时还招了很多朝鲜职工,大部分是女的。这些女职工都很聪明能干。母亲还记得财务股长叫李凤太、一个出纳叫金玉,还有一个男的叫姜治国,足球踢得非常好,后来去了国家足球队。母亲说,我刚出生的时候,尽是她的朝鲜女同事帮她照顾我,说这些朝鲜女人很会带孩子。三年困难时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回了朝鲜,也不知道后来怎样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otal Page Visits: 494 - Today Page Visits: 9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