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作为这个系列的最后一节,我简单说说我的父亲母亲。我的父亲母亲虽然是自由恋爱,都出身于穷苦人家,但性格和秉性有很大的不同。父亲喜欢看古书,母亲喜欢看苏联小说。父亲爱看京剧评剧,母亲爱看电影。父亲吃东西不懂得顾人(应该是从小受宠的缘故),母亲吃东西从来都是紧着别人。父亲做事慢条斯理,母亲则风风火火。父亲性格随和,母亲比较急躁。可父亲母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工作都是认真负责,不会偷懒耍滑。母亲工作一辈子,只在临退休前因为子宫肌瘤手术才请过几天病假,之前一天工作没耽误过。父亲也是,在盘锦干校走独木桥不小心摔断了肋骨,也没请假回家休息。再就是,他们都不会溜须怕吗,阿谀奉承那套,也不屑于走关系,攀高枝。
父亲在干校时,曾和郭峰一个炕头住过一段时间,俩人关系很好,父亲在家说起郭峰也是满心佩服,说他三十岁就当了省长,能力相当强云云。可郭峰当了市委书记和省委书记后,父亲也从没找过他。读大学时的一个暑假,我与父亲去沈阳小吃一条街那买熏肉大饼,正碰上郭峰在微服私访,郭峰看到我父亲问道:你现在在哪工作呢?有啥问题吗?父亲说没啥问题,然后向郭峰反映说,现在老百姓觉得买不到油条豆浆,很不方便,希望郭峰抓一抓这个事。郭峰说:我就为这个事来走访的。临走时,郭峰对父亲说:你有啥问题可以直接找我反映,有事来找我。回家后,我向母亲学舌,母亲说:你爸那个人,死性,自己y有事也不会求人的。
小时候,父亲从没打过我,母亲也很少打我,挨打最多的是老三,因为他从小就犟。每次我挨打,奶奶都会和母亲不乐意。母亲说,我和你奶奶从来没拌过嘴,唯一就是打你们哥仨的时候你奶奶不高兴,总说我。那时母亲也是太忙,父亲家里事和我们哥仨的事基本不管,都是我母亲负责,我们哥仨的家长会,父亲从没去过,都是母亲去。只有一次,父亲去参加我小弟的家长会,回来还挺高兴,说老三也不错啊,在班里考试二十几名呢。母亲听了哭笑不得,对父亲说:老大老二从来都是前几名,老三考这个成绩有什么好高兴的。
母亲讲,她生我们哥仨时,父亲都不在家。生我的时候,就一个人在产房呆了好几天。同病房的几个产妇以为我是私生子呢,窃窃私语的话都被母亲听到了。生小弟的时候,母亲旁边一个产妇同时生了个女孩,我母亲生第三个儿子,她是生第三个女儿。于是,她和母亲开玩笑说:你三个儿子,我三个姑娘,咱俩把这个换了吧。母亲就说,我就想要个姑娘,可还是秃小子。母亲说的是真话,可那也舍不得把自己亲生的孩子给别人啊。这个产妇的丈夫是工厂的工程师,第二天来看为他生了三个女孩的老婆时,手里捧着三支花,对他老婆说:谢谢你给我生了三朵花,你辛苦了!母亲看到这一幕很是感动,多次和我说起这个事,说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一点不重男轻女,还很很会安慰人。你爸就不懂这个,心粗的很。
母亲说: 五九年国庆那天,她和父亲抱着我去中山公园参加游园活动,后来父亲与母亲走散了。父亲一看找不到母亲和我就回家了,母亲抱我回到家时,发现父亲已经睡着了。母亲说,这要是我那还能睡着觉啊,可你爸这人就这样,火上房也不着急。
人这一辈子,只要活得足够长,早先欠缺的都会补回来。以前父亲上班时经常出差,母亲一直到退休也没出过差,甚至都没离开过沈阳。退休后也只是为了给我小弟带孩子去了几次北京。可父亲去世后,特别是我儿子来美国后,母亲就开始年年出去旅游,除了西藏新疆没去过外,几乎走遍了全国各省景区,后来又去了新马泰、港澳台,也去了欧洲,来过美国。上次我回去时,母亲还和我商量要去新疆旅游呢。我今年回国,争取带母亲实现这一愿望。其实,母亲早就知足了,说她这辈子死而无憾了,晚年赶上了中国最好的时候。
中国解封后,母亲第一波被感染了新冠,经过十几天的修养,现在已经康复。昨天元旦,也是母亲九十周岁的生日。弟弟一大家人都去母亲那过的新年,两个重孙女还和母亲一起合了影。照片上的母亲,幸福满足,笑意盎然。
(全文完)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4)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3)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2)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11)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8)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7)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6)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5)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4)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3)
历史进程的偶然性因素 (2)
插队时的爱情
饺子人生 (三)
饺子人生 (二)
饺子人生 (一)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5)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2)
三言两语聊聊最近看的几部电影(1)
观剧偶感(十三)《我们的日子》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5)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4)
我熟悉又亲切的《人世间》(3)
- 全球化、市场化和民主化引发的种族矛盾 (1) - 02/01/25
- 散步偶遇 - 01/30/25
- 退休后的各种活法 - 0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