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军
2023年9月16日15:00~17:30,成都诗婢家美术馆,我在臧跃军“心灵佛光”作品前静静地读了约150分钟的画。不!与其说是在读画,不如说是在读臧跃军的人生之旅,在倾听他发出的来自于心灵感悟的天籁之音。
第一次见到臧跃军的画,是在福宝美术馆(崔家店)举办的清华大学李兵高原雪山画导师班第一期学员结业师生展。当时的印象是:一个将军,他还在虚心学习绘画艺术。
第二次见到臧跃军的画,是在郫都文化馆举办的高原雪山画联展。那时的印象是:他是一个朴实的将军,一个虔诚的艺术追求者。
第三次见到臧跃军的画,是在福宝美术馆(多宝寺艺术中心)举办的臧跃军个人画展。这时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艺术的思考者和研究者。
昨天已是第四此见到臧跃军的画。此时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将人生旅程中的体验、感悟,以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形式向受众传递出发自内心的心灵之声,令人感动,令人震撼。巧合的是,约16时许,一个名为དགའ་བ།(嘎瓦,爱、欢喜之意),从事绘本事业的藏族人也从拉萨赶到成都来欣赏臧跃军的画。
看起来,人性是相通的,心灵是有感应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对真善美的通感是一致的。
品读臧跃军的画,我想到了八个字,即:“古拙、简朴、虚空、雄强”,这莫非就是臧跃军的绘画风格?!
古拙:折射出一种金石之气。如果说哈勃光学望远天文镜能够像“千里眼”那般望见遥远的银河系星辰,贵州平塘的500米口径射电天文镜“中国天眼”则能够像“顺风耳”一样听到距地球137亿光年(河外星系)的脉冲星传递来的微弱震动波。看得出,画面上的矿物质颜料颗粒里透露了远古的信息,而凸凹不平的纹理里则折射了拙的信息。这古拙的信息,是臧跃军从高原雪山、峡谷、沟壑、草甸、湖泊、溪流、壁画及藏文化等等历史文化的积淀中观察、积累、思考和提炼而成的。
简朴:臧跃军经历的戍边军营生活是简朴的,他所观察到的藏族人的生活也是简朴的,这些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素材体现在画面上的景象和人物形象,显得极简、极朴,甚至几乎是原生态的。以高原上的树根、树枝为原料手工制作成的带有粗纤维的、有一定厚度的毛边藏纸作为写画的材料,则更加增添了画面至简至朴的趣味。
虚空:高原上的山,是神圣的。高原上的水,是神圣的。寺庙里的佛,壁画里的佛,是神秘的。其共同的特征是虚空。臧跃军的画里,也原汁原味地体现出了这样的虚空之境。无论是自然物象,还是人造物象,欲将其表现出虚空之境,必离不开作者自己的修行。一旦人的修行达致虚空境界,便会进入忘我甚至无我的境界,于是便会产生为事业而无私奉献的思想动力和行动源泉。从臧跃军的画里,我们所观察到的虚空之境,不过是作者内心修行所达致虚空之境的镜像。正是这种具备真善美特质的心灵佛光,不仅照亮了作者自己,而且照亮了所有的受众。
雄强:在臧跃军的高原风土人情画里,牦牛是一个主要题材。牧牛人镇定自若的神态,反映出牧牛人饱经风霜、不畏艰难的本色。千姿百态的拓荒牛、奋进牛,表现出牦牛不屈不饶、开拓奋进的雄强本性。画里面牧牛人和牦牛的雄强气质有一种强烈而震撼的张力和韧性,生动地表征了新时代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踔厉奋发的时代精神。
我对臧跃军的画的感悟如是,无疑是肤浅的。那么,来看看专家学者是如何解读和点评的。
【“心灵佛光”臧跃军作品实录】
【花絮】沾点“心灵佛光”之灵气
20230918 09:39于悟道斋
陈维昌谈《王羲之其人其书》
陈志才:“墨随心志形神备,砥砺奋进正当时”一一四川省诗书画院陈志才作品展读后感
雷功元演讲《怎样学写旧体诗》读后随想与沉思录一一写在甲辰龙年王化石一个甲子之际
刘舒《临习索靖<出师颂>,体会章草之美》讲座要点散记
“龙蛰一川天府美,江分两水草堂诗。”——刘舒做客翰墨天府成都书法大讲堂演讲《临习索靖<出师颂>,体会章草之美》
刘洪彪:从无穷的探索中寻觅到一束富有生命力的创造之光
“无师成大匠,有志迈高贤”——惊悉刘洪彪先生去世哀作
龙年吉祥 吉星永照
“龙腾虎跃昆仑剑,映带牵丝武当琴。”——《锐答|舒炯:书法之于我,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读后
“翰墨丹青写梦想,人间有味是清欢。”——成都市书法家协会老书家专委会举办2024年新春年会
徐友平作客翰墨天府成都大讲堂•讲解《书法与诗词修养》
戴跃的高山流水与郭强的涓涓细流——参加冷柏青主持的戴跃书法学术讲座后的感想(草稿)
- 甲子已然过 忽如春风来 - 01/29/25
- “巴山蜀水承一脉 翰墨丹青写双城”——观春熙路遇见解放碑书画展小记 - 01/23/25
- 从一次展览看四川福宝美术馆的专业化全产业链式书画展览文化服务 - 01/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