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跃军画风猜想:“古拙、简朴、虚空、雄强”——读“心灵佛光”臧跃军作品展

文/王军

​2023年9月16日15:00~17:30,成都诗婢家美术馆,我在臧跃军“心灵佛光”作品前静静地读了约150分钟的画。不!与其说是在读画,不如说是在读臧跃军的人生之旅,在倾听他发出的来自于心灵感悟的天籁之音。

第一次见到臧跃军的画,是在福宝美术馆(崔家店)举办的清华大学李兵高原雪山画导师班第一期学员结业师生展。当时的印象是:一个将军,他还在虚心学习绘画艺术。
第二次见到臧跃军的画,是在郫都文化馆举办的高原雪山画联展。那时的印象是:他是一个朴实的将军,一个虔诚的艺术追求者。
第三次见到臧跃军的画,是在福宝美术馆(多宝寺艺术中心)举办的臧跃军个人画展。这时的印象是:他是一个艺术的思考者和研究者。
昨天已是第四此见到臧跃军的画。此时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将人生旅程中的体验、感悟,以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形式向受众传递出发自内心的心灵之声,令人感动,令人震撼。巧合的是,约16时许,一个名为དགའ་བ།(嘎瓦,爱、欢喜之意),从事绘本事业的藏族人也从拉萨赶到成都来欣赏臧跃军的画。

看起来,人性是相通的,心灵是有感应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对真善美的通感是一致的。

品读臧跃军的画,我想到了八个字,即:“古拙、简朴、虚空、雄强”,这莫非就是臧跃军的绘画风格?!

古拙:折射出一种金石之气。如果说哈勃光学望远天文镜能够像“千里眼”那般望见遥远的银河系星辰,贵州平塘的500米口径射电天文镜“中国天眼”则能够像“顺风耳”一样听到距地球137亿光年(河外星系)的脉冲星传递来的微弱震动波。看得出,画面上的矿物质颜料颗粒里透露了远古的信息,而凸凹不平的纹理里则折射了拙的信息。这古拙的信息,是臧跃军从高原雪山、峡谷、沟壑、草甸、湖泊、溪流、壁画及藏文化等等历史文化的积淀中观察、积累、思考和提炼而成的。

简朴:臧跃军经历的戍边军营生活是简朴的,他所观察到的藏族人的生活也是简朴的,这些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素材体现在画面上的景象和人物形象,显得极简、极朴,甚至几乎是原生态的。以高原上的树根、树枝为原料手工制作成的带有粗纤维的、有一定厚度的毛边藏纸作为写画的材料,则更加增添了画面至简至朴的趣味。

虚空:高原上的山,是神圣的。高原上的水,是神圣的。寺庙里的佛,壁画里的佛,是神秘的。其共同的特征是虚空。臧跃军的画里,也原汁原味地体现出了这样的虚空之境。无论是自然物象,还是人造物象,欲将其表现出虚空之境,必离不开作者自己的修行。一旦人的修行达致虚空境界,便会进入忘我甚至无我的境界,于是便会产生为事业而无私奉献的思想动力和行动源泉。从臧跃军的画里,我们所观察到的虚空之境,不过是作者内心修行所达致虚空之境的镜像。正是这种具备真善美特质的心灵佛光,不仅照亮了作者自己,而且照亮了所有的受众。

雄强:在臧跃军的高原风土人情画里,牦牛是一个主要题材。牧牛人镇定自若的神态,反映出牧牛人饱经风霜、不畏艰难的本色。千姿百态的拓荒牛、奋进牛,表现出牦牛不屈不饶、开拓奋进的雄强本性。画里面牧牛人和牦牛的雄强气质有一种强烈而震撼的张力和韧性,生动地表征了新时代中华儿女坚韧不拔、踔厉奋发的时代精神。

我对臧跃军的画的感悟如是,无疑是肤浅的。那么,来看看专家学者是如何解读和点评的。

【“心灵佛光”臧跃军作品实录】

【花絮】沾点“心灵佛光”之灵气​

20230918  09:39于悟道斋


1 2 3 4 5 6 7 8 9 10
王军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